下肢深静脉血栓-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
主实体:下肢深静脉血栓,关系:实验室检查 ,尾实体:血小板计数
实体ID:839963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针药结合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针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血小板计数、VAS指数,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明显的差异(P<0.05),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优于对照组.
颅脑外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与治疗(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两组患者于手术后1d、7d和14 d分别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观察颅内出血及监测血小板计数.
P-选择素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2例,健康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血浆p-选择素水平(ELISA方法)、血小板计数.
妇科肿瘤手术及介入化学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附20例报告(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①本组病例发病中位年龄为50岁;②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③介入化疗后血栓发生率占介入化疗病例的2.3%;④血栓发生者血小板计数较正常值高,中位数为343×109/L.本组20例,除1例未及时发现而死亡外,
手术室护理中预防性护理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效果(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试验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寒战、延迟苏醒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