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下肢疼痛
实体ID:5712867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肢体气压疗法对妇科全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两组均无一例患者出现下肢肿胀;观察组下肢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3.33%较对照组36.67%明显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水肿、皮肤高热、下肢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入院评估质量、血栓知识宣教质量、血管专项护理质量、预防技能指导质量四项项目评分均显著性高于
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经过超声检查后,明确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6例,发生率为12%,治疗组5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下肢疼痛.
剖宫产术后应用新型产褥期护理管理模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实验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2.12%,实验组的下肢肿胀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下肢肿胀发生率9.09%,实验组的下肢疼痛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下肢疼痛发生率18.18%,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