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实验室检查-血氨”的版本间的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导入1个版本) |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
(没有差异)
|
2024年7月6日 (六) 13:39的最新版本
实体ID:138745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内镜下吸引胃腔积血预防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观察2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和肝功能、血氨、血红蛋白变化,以及输血量、内镜下治疗所需时间比较.
HA中性大孔树脂血浆吸附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治疗组43例肝性脑病患者,经HA血浆吸附治疗91次,平均2.1次,比较治疗前后肝性脑病严重程度、血常规、血氨、凝血功能等指标;以32例同类病人作为对照组.
150例肝性脑病患者诱因和预后因素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收集150例肝性脑病患者,分析肝性脑病发生时的诱因及其预后因素,检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氨等指标,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相关研究.
肝性脑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血氨水平变化及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论 TNF-α和血氨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外周血中明显升高,它们可能直接参与肝细胞功能损伤和肝性脑病的发生,降低血氨是治疗肝性脑病的重要步骤之一.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评价(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5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于入院时进行血氨、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测定,根据Child-Push分级标准和肝性脑病分级标准进行分级,2组患者分别接受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和谷氨酸钾、谷氨酸钠治疗14d,观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