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风险评估因素-肥胖
实体ID:2431447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广州市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论 IMT增厚、瘦体成分减少、肥胖、血压高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可显著增加骨质疏松风险,改善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基于logistic模型对影响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性饮食因素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绝经期妇女平均每日肉类摄入量为82.25g,海产品为44.51g,蛋类为56.70g,奶制品为205.59g;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肥胖、学历、收入、生育个数、蔬菜类及牛肉类食物与骨质疏松的患病有关(P<0.05).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论 BMI 是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密度的重要预测指标,体质量偏胖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低,超重或肥胖是骨质疏松的一项保护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