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病理分型-脾肾阳虚证

来自cpubmedkg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实体:骨质疏松症,关系:病理分型 ,尾实体:脾肾阳虚证

实体ID:5450052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老年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论 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以肾虚证为主,脾胃气虚和脾肾阳虚证次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诊治进展(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施治的规范化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肾虚、脾虚、肝虚、血瘀密切相关,目前学界普遍比较接受的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是: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和血瘀气滞证,并按该分型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线粒体DNA相关因子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10例,根据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肾阴虚证67例,脾肾阳虚证70例,气滞血瘀证73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1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气滞血瘀证患者百分比(36.67%)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精不足证百分比(28.33%)第二,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证百分比(18.33%)第三、肝肾阴

骨质疏松症中医类型之间的本质区别及生物学特征(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实验选取2016年1—12月于该院就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共150例,并根据中医辨证类型进行分组,具体而言可分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和气滞血瘀证,每组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