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辅助治疗-风池

来自cpubmedkg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实体:颈性眩晕,关系:辅助治疗 ,尾实体:风池

实体ID:3833406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85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按就诊先后次序分为2组,针灸组55例取风池、大椎穴温针灸,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口服西比灵胶囊,每日早晚各1次,10 d为1个疗程.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78例(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颈性眩晕病人158倒,随机分成针刺组78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予推拿、理疗、药物等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取风池、风府和颈椎夹脊穴.

近5年毫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应用概况(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表明毫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毫针与它法联合治疗使用较多;风池、颈夹脊、百会等为常用穴位。

风池、风府穴位注射结合针刀治疗颈性眩晕60例(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目的:观察风池、风府穴位注射结合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65例临床效果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论 总之,对于颈性眩晕患者,通过针刺风池、完骨、天柱、百会、颈夹脊穴,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