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实验室检查-纤维蛋白原

来自cpubmedkg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实体:颅脑损伤,关系:实验室检查 ,尾实体:纤维蛋白原

实体ID:1838628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探讨颅脑损伤与血瘀证的相关性(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取受试者肘静脉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并结合相关文献,从中西医结合出发探讨颅脑损伤与血瘀证的相关性.

急性颅脑损伤后出血与凝血功能的关系(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10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测定其入院时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的水平,并与50例健康体检

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测定(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将107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临床格拉斯评分(GCS)分型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并以43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测定颅脑损伤患者在24 h内纤维蛋白原(FIB)和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并进行比较.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动态监测两组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期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浓度。

颅脑损伤后早期凝血功能、血白细胞、血糖与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12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型、重型损伤两组;1个月后随访依据牛津残障评分(OHS)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测定其入院时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