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病因-志贺菌
实体ID:693023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贵阳市434例夏秋季腹泻病例流行特征及细菌病原分布(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434 例腹泻标本共检出48 株病原菌,平均检出率11.06%(48/434);其中以沙门菌、气单胞菌为主,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志贺菌、结肠弯曲菌,沙门菌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志贺菌以福氏志贺菌为优势血清型;病原菌检出率最高是2~岁,达42
腹泻患者粪便的常规临床检验结果探讨(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由分析得出,腹泻的主要原因为细菌的感染,导致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志贺菌和沙门菌.
2007年上海市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致病菌谱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本次调查显示,弯曲菌、志贺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是目前上海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的3种主要致病菌.
2009年闵行区肠道门诊腹泻患者肛拭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腹泻患者中的致病菌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其次是沙门菌和志贺菌.
1997-2006年重庆地区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分布与药敏结果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论 重庆地区儿童腹泻病原菌的检出呈逐年下降,以志贺菌为主,婴儿期则以大肠埃希菌感染最显著;(2)各抗菌素中,病原菌对三代头孢最敏感,其次为氟喹诺酮类,对氨基糖苷类及其它抗生素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