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实验室检查-荧光PCR检测
实体ID:8415234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2013~2014年深圳市腹泻疾病的病原学分析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2013~2014年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急诊采集了1719名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弧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血清分型;对其中451份水样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的荧光PCR检测。
多重荧光PCR结合Allglo探针技术检测艰难梭菌相关毒素基因(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收集2012年8至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共180份,对粪便中携带tcdA和tcdB基因的产毒型艰难梭菌进行鉴定,同时通过对tcdA和tcdB基因直接测序进一步验证荧光PCR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病例分离株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生化鉴定和血清学试验鉴别腹泻病例6株菌株为非O1/非O139霍乱弧菌,均产生β溶血;14种药物中有12种属于全部敏感;荧光PCR检测霍乱弧菌特异性基因ompW均为阳性,ctx、tcpA 、zot、ace、rstR和gⅢCTX基因均为阴性,tox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