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药物治疗-肠溶阿司匹林

来自cpubmedkg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实体:脑梗死,关系:药物治疗 ,尾实体:肠溶阿司匹林

实体ID:668251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急性脑梗死患者P-选择素的变化及东菱克栓酶对其影响(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测定96例脑梗死病人中分为56例东菱克栓酶组及40例肠溶阿司匹林对照组,另选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P-选择素的变化,并观察治疗组对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的作用.

甲磺酸二氢麦角碱用于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的临床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脑梗死后1个月病人,随机服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及肠溶阿司匹林或单服肠溶阿司匹林,每日各2片,共2个月,每月随诊1次,以巴氏指数(BI)、长谷川量表(HDS)作为疗效评估指标.

通心络治疗脑梗死及其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尼莫地平、肠溶阿司匹林及复方丹参等常规治疗,共14 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tid,共14 d.治疗前后两组病例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SSS评分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他汀组用辛伐他汀20mg+肠溶阿司匹林100mg,对照组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结果 随访12个月,他汀组再发TIA、脑梗死、主要终点发生率分别为6.06%、3.03%、10.6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44%、1

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发病两周内的脑梗死患者,按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