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出血

来自cpubmedkg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实体: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关系:临床表现 ,尾实体:出血

实体ID:11082859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分化综合征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8例患者主因发热、乏力、出血等就诊于我院血液科,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后应用维A酸诱导治疗,均出现呼吸急促、困难,高热;4例患者体质量增加超过5 kg,2例患者出现低血压,1例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治进展(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表现为早幼粒细胞异常增多、凝血功能异常与出血倾向,表达特征性PML-RARα融合基因.

以单侧下肢肿胀为罕见首发症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摘要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病率为0.23/10万[1],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为疾病早期即有严重的出血倾向,病情发展迅速,出血表现多样,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患者常因不同器官出血或栓塞而就诊于非血液科,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早期致死性出血[2-3].目前,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及砷剂[4-5]的规范应用,APL已成为基本不用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即可达到临床缓解的白血病.因此,APL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于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APL以单侧下肢肿胀为首发症状的病例较为罕见,本文介绍1例此类患者,以提高急诊和其他非血液门诊对APL的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