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治疗
实体ID:1509911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及纤溶活性的改变(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活性增高而纤溶活性降低;要施行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和早期溶栓治疗,要重视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以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害,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内科"生命网"讲座中调查问卷的使用(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在心肌梗死的亚组中,93.33%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86.67%患者接受降脂治疗,43.33%患者接受ACEI或ARB类药物的治疗;90.00%患者接受β-阻滞剂的治疗.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小板功能改变的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论溶栓早期血小板活性明显升高,老年人心肌梗死溶栓后可持续达1周;因此溶栓后应加强抗血小板治疗,溶栓后老年人这种血小板活性持续增强可能与溶栓后更易造成老年阿司匹林抵抗有关.
浅析冠心病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治疗与护理(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2月的56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二级预防的治疗护理,对实施二级预防的患者进行调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控制血压,改变生活方式等治疗护理后,患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大大减低,同时减低了住院的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