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药物治疗-静滴丙种球蛋白
实体ID:300232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两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比较(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将6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I组予静滴丙种球蛋白400 mg/(kg·d),连用5 d;II组予单剂静滴丙种球蛋白1 g/kg,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副作用.
单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33例疗效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将65例确诊的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Ⅰ组予静滴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天;Ⅱ组予单剂量静滴丙种球蛋白1g/kg,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副作用.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将119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①对照疗法组:单用阿司匹林;②常规疗法组:静滴丙种球蛋白0.4g/(kg·d)×5d加阿司匹林;③冲击疗法组:静滴丙种球蛋白2g/(kg·d)×1d加阿司匹林.
两种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川崎病疗效比较(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将41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Ⅰ组予静滴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 d;Ⅱ组予单剂静滴丙种球蛋白2g/kg,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副作用.
川崎病丙种球蛋白使用时机探讨(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将某院2005年1月~12月收治150例川崎病,病人分为A组(≤5天使用丙种球蛋白者,n=30)和B组(6~9天使用丙种球蛋白,n=120),除外10天以上使用丙种球蛋白者及治疗前已有冠脉病变者,所有病人均给予静滴丙种球蛋白(2g/Kg)及口服阿斯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