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实验室检查-C 反应蛋白

来自cpubmedkg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实体:川崎病,关系:实验室检查 ,尾实体:C 反应蛋白

实体ID:5733977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C 反应蛋白在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时的变化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C 反应蛋白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时的变化观察

115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115 例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39 例(33.9%),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C 反应蛋白、血沉、血浆白蛋白、发病时间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密切关系(P<0.05).

血小板参数和C反应蛋白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对42例川崎病患儿(观察组)及3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 C 反应蛋白,对观察组及对照组血小板参数和 C 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并对上述

丙种球蛋白治疗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探讨(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儿科收治的川崎病住院患儿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外周血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血沉(ESR)、C 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将伴随冠状动脉病变和不伴随冠状动脉病变患

川崎病再发三次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本例患儿在2年半的时间内川崎病再发3次,川崎病再发时以化脓性扁桃体炎起病,有感染诱因,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 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较川崎病初发时明显升高,肝功能受损无明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