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组织学检查-病理学检查

来自cpubmedkg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实体:子宫内膜癌,关系:组织学检查 ,尾实体:病理学检查

实体ID:11120532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子宫内膜癌宫腔镜下特征的临床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具有典型的特征性图像,直视下对可疑病灶进行的定位活检和病理学检查是临床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方法 .

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子宫内膜癌筛查可行性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细胞学标本采集的满意率为97.6%(976/1000),疑似子宫内膜癌阳性率为0.8%(8/976),在疑似阳性结果中有75.0%(6/8)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

子宫肌瘤腹式子宫全切手术效果评价(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术后均行病理学检查,提示合并子宫内膜癌1例.

宫腔镜联合DW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术前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本组160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73例,宫腔镜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灵敏度、特异度显著高于宫腔镜、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P<0.05),漏诊率、误诊率显著低于宫腔镜、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P<0.05);宫腔镜、磁共振扩散加权成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合并林奇综合征1例(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术前及术后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明确子宫内膜癌组织学类型、分级和分期,结合患者及家族多个成员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直肠癌病史,患者经NGS基因测序检测到 BRCA2 基因疑似致病性及 MSH6 基因致病性胚系变异,可确诊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