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盆腔包块
实体ID:1629097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28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及预后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28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痛(58.3%),痛经(33.3%)、盆腔包块(27.8%);合并其他妇科疾病者占65.3%;AFS评分Ⅰ期18.1%,Ⅱ期18.1%,Ⅲ期30.5%,Ⅳ期33.3%;采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者54.1%,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3例报告(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3例占同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例的1.82%;常见症候为盆腔包块、腹部不适或疼痛和痛经;手术切除病灶经病理检查才能确诊;3例中1例失访、1例已生存42个月、另1例已生存55个月.
血管生成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女性的常见病,其特点是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痛、痛经、盆腔包块、月经紊乱和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及其应用进展(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以盆腔疼痛、盆腔包块以及不孕为特征的常见妇科疾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宏观与微观辨治探讨(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盆腔包块以及月经不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