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痛经
实体ID:477045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黄体初期短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7例疗效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2004-09-2005-09武汉市中心医院对3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中重度痛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重度14例、中度23例),于每次月经第14天开始每日1次米非司酮片剂6.25mg连服4d,连续6个月经周期观察经期痛经程度及月经量的变化.
我国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Meta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28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及预后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28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痛(58.3%),痛经(33.3%)、盆腔包块(27.8%);合并其他妇科疾病者占65.3%;AFS评分Ⅰ期18.1%,Ⅱ期18.1%,Ⅲ期30.5%,Ⅳ期33.3%;采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者54.1%,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3例报告(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3例占同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例的1.82%;常见症候为盆腔包块、腹部不适或疼痛和痛经;手术切除病灶经病理检查才能确诊;3例中1例失访、1例已生存42个月、另1例已生存55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