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性交痛

来自cpubmedkg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实体: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临床表现 ,尾实体:性交痛

实体ID:2061374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可引起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和不孕等症状,严重影响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激素替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治术后42例疗效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观察组22例口服倍美力0.3 mg,1次/d,对照组20例口服利维爱1.25 mg,1次/d.治疗前后检测血清FSH(卵泡刺激素)和E2(雌二醇)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盆腔痛、性交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症状,Kupperman(K评分)1次/月.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差异性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71例腹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理诊断证实48例,以"慢性盆腔痛、痛经或性交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腹腔镜诊断病理证实率最高(P=0.045),病理假阴性与与取材部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易复发并具有侵袭性的慢性疾病,特点是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上皮腺体和间质细胞出现在正常子宫体腔内膜以外,可以影响约15%生育年龄的妇女,引起性交痛、盆腔疼痛、痛经和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治疗(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主要症状是由于病灶局部炎性反应和PGs增加而引起的慢性盆腔痛、痛经、性交痛和不孕,也是患者求治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