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发病部位-坐骨结节

来自cpubmedkg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实体:压疮,关系:发病部位 ,尾实体:坐骨结节

实体ID:4943136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1例高位截瘫伴骶尾部皮肤压疮的护理体会(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压疮又称为"褥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 组织溃烂和坏死,常发生于长期卧床患者的骨突部位,如骶尾部,足跟处,坐骨结节等.

透明贴在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护理(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后,在患者压疮易发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脊柱等部位,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待干后粘贴透明贴.

压疮的病因、预防及护理(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压疮也叫褥疮,易发生在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跟部等。

住院病人发生院前压疮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106例病人压疮好发部位为骶尾部35.42%,髂部14.06%,足跟12.50%,坐骨结节11.98%,踝部8.85%,其他部位17.19%。

西部地区综合医院压疮发生的临床特征及原因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24/31);压疮好发部位主要为骶尾部、髂嵴、坐骨结节及足踝;预防措施落实情况:使用减压装置者占调研总人数的4.93%(180/3654),占有压疮危险者的54.22%(180/332);受压部位使用减压敷料者占调研总人数的2.49%(91/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