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来自cpubmedkg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实体:冠心病心绞痛,关系:影像学检查 ,尾实体: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实体ID:125960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探讨(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的检查,诊断灵敏度较高,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特异性差些,仍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因此,必要情况下还应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确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痉挛致变异型心绞痛一例(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患者6年前因冠心病心绞痛行PCI,术后未坚持抗血小板治疗,6年后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右冠状动脉开口原支架部位90%狭窄,置入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与妊娠相关蛋白A的关系(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内支架术6~12个月后进行复查的13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象,其中前降支病变62例,回旋支36例,右冠状动脉34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率≥50%为支架内再狭窄.

心绞痛病人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将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8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采用GC-911 γ计数仪测定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

介入方案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即服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再辅以肝素抗凝;观察组38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