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表现-恶心”的版本间的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修改1) |
(没有差异)
|
2022年9月22日 (四) 13:56的版本
实体ID:219368
目录
关系介绍
待补充
来源
ZD1839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毒副反应的护理(中华医学会文献)
总结ZD1839治疗167例非小细胞肺癌引起的皮疹、腹泻、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的对症护理,认为ZD1839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至关重要,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2例不良反应的护理(中华医学会文献)
方法 对4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所发生的痤疮样皮疹、恶心、腹泻及乏力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和对症处理,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IRESSA(ZD1839)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75例(中华医学会文献)
病人人选标准为复发或者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功能状态评分0-2.结果 毒副反应:痤疮样皮疹为46.7%,腹泻为28.0%,转氨酶升高为12.0%,恶心、呕吐为13.3%,未观察到间质性肺炎病例.
针刺在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对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控制(中华医学会文献)
背景与目的:恶心和呕吐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最难以忍受的副反应之一,高选择性5-HT3受体阻滞剂对于急性期恶心呕吐的控制比较满意,但对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控制较差,针刺是我国的传统疗法,具有疗效可靠,花费少,简单易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