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因-腺病毒”的版本间的差异
(修改1) |
小 (导入1个版本) |
||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9行: | 第19行: | ||
===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 | ===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 | ||
− | 结果:本组对象共有90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9.0%;[[感染]]类型主要是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另外是脐部[[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足月儿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早产儿(P | + | 结果:本组对象共有90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9.0%;[[感染]]类型主要是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另外是脐部[[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足月儿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早产儿(P<0.05)。 |
2024年7月6日 (六) 13:29的最新版本
实体ID:868875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对策(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平均医院感染率为9.71%,以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及脐部感染,感染的病毒以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主.
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感染部位以皮肤、呼吸道为主;感染的病毒以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主.
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两年平均医院感染率11.6%,以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主,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及脐部感染,感染的病毒以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主,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以表皮葡葡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菌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感染部位以皮肤、呼吸道为主;感染的病毒以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主.
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本组对象共有90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9.0%;感染类型主要是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另外是脐部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足月儿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早产儿(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