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阶段-Ⅲ期”的版本间的差异
(修改1) |
小 (导入1个版本) |
||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3行: | 第13行: | ||
===外周血25-(OH)D3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差异及其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 | ===外周血25-(OH)D3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差异及其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 | ||
− | 在[[乳腺癌]]患者中,Ⅰ期与[[Ⅲ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 | 在[[乳腺癌]]患者中,Ⅰ期与[[Ⅲ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
===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 | ===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 | ||
− | 不同TNM分期中,[[Ⅲ期]][[乳腺癌]]患者血浆Tu M2-PK水平高于Ⅰ期(P | + | 不同TNM分期中,[[Ⅲ期]][[乳腺癌]]患者血浆Tu M2-PK水平高于Ⅰ期(P<0.05), 而Ⅳ期Tu M2-PK水平则低于Ⅱ期与[[Ⅲ期]] (P<0.05); 血浆Tu M2-PK检测[[乳腺癌]]的敏感性为65.85%,特异性为70.00%,阳性似然比为2.20,阴性似然 |
===乳腺癌、胃癌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的检测与其临床病理分期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 | ===乳腺癌、胃癌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的检测与其临床病理分期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 | ||
2/12;胃癌4/19),[[Ⅲ期]]([[乳腺癌]]10/18;胃癌12/21)及Ⅳ期([[乳腺癌]]3/8;胃癌4/6),(P<0.05,Ⅰ,Ⅱ vs Ⅲ,Ⅳ);大肠癌A期(1/7),B期(4/16),C期(7/10)及D期(3/4),(P<0.05,A、B及C、D期间). | 2/12;胃癌4/19),[[Ⅲ期]]([[乳腺癌]]10/18;胃癌12/21)及Ⅳ期([[乳腺癌]]3/8;胃癌4/6),(P<0.05,Ⅰ,Ⅱ vs Ⅲ,Ⅳ);大肠癌A期(1/7),B期(4/16),C期(7/10)及D期(3/4),(P<0.05,A、B及C、D期间). |
2024年7月6日 (六) 13:03的最新版本
实体ID:611243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VEGF nm23及树突状细胞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VEGF表达依乳腺癌临床分期Ⅰ、Ⅱ、Ⅲ期的顺序而明显上升(P<0.05),同时与乳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
副乳腺癌3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病理分期(根据AJCC乳腺癌分期,2002年第6版)中最常见的为Ⅱ、Ⅲ期,各12例(31.6%);Ⅰ期6例,Ⅳ期8例.
外周血25-(OH)D3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差异及其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在乳腺癌患者中,Ⅰ期与Ⅲ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不同TNM分期中,Ⅲ期乳腺癌患者血浆Tu M2-PK水平高于Ⅰ期(P<0.05), 而Ⅳ期Tu M2-PK水平则低于Ⅱ期与Ⅲ期 (P<0.05); 血浆Tu M2-PK检测乳腺癌的敏感性为65.85%,特异性为70.00%,阳性似然比为2.20,阴性似然
乳腺癌、胃癌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的检测与其临床病理分期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2/12;胃癌4/19),Ⅲ期(乳腺癌10/18;胃癌12/21)及Ⅳ期(乳腺癌3/8;胃癌4/6),(P<0.05,Ⅰ,Ⅱ vs Ⅲ,Ⅳ);大肠癌A期(1/7),B期(4/16),C期(7/10)及D期(3/4),(P<0.05,A、B及C、D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