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核素骨扫描”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pubmedkg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修改1)
 
(导入1个版本)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6行: 第16行:
  
 
===核素骨扫描与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对骨转移瘤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
 
===核素骨扫描与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对骨转移瘤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为[[恶性肿瘤]]并疑似存在骨转移的患者55例,治疗前分别进行[[核素骨扫描]]和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两种检查间隔<1周,分析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为[[恶性肿瘤]]并疑似存在骨转移的患者55例,治疗前分别进行[[核素骨扫描]]和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两种检查间隔&amp;lt;1周,分析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2024年7月6日 (六) 10:03的最新版本

主实体:恶性肿瘤,关系:影像学检查 ,尾实体:核素骨扫描

实体ID:5570029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与核素骨扫描对骨转移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选择31例恶性肿瘤患者,2周之内,先进行核素骨扫描,再进行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

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与核素骨扫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诊断中的对照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与核素骨扫描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2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中,经临床及综合影像确认骨转移灶180个;WB-DWI检出骨骼异常信号灶159个,其中假阳性6个,遗漏真阳性病灶27个,检出率85%,准确性96.23%;核素骨扫描检出骨骼系统异常放射性浓聚灶175个,其中假阳性15个,遗漏真阳

核素骨扫描与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对骨转移瘤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为恶性肿瘤并疑似存在骨转移的患者55例,治疗前分别进行核素骨扫描和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两种检查间隔&lt;1周,分析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